kowei1995

化繁為簡達格物窮理、慎思明辨求經世濟民、鑑古通今窺科幻未來! Think Physics Informationally, Information Physically, and the Growth of Technologies Exponentially

【生活記事】閱讀與歐洲假期~9/15

時光飛逝,距離上次撰寫生活記事居然已經快三個月了(還好中間有寫兩篇書評);我在夏日期間待在歐洲放假一段時間,所以自己就比較悠閒,還好最終在瘋狂的Token2049 抵達前記錄下自己的暑假生活,從IOTA 方方面面盤點展望、歐洲各地的旅遊記錄,我都盡可能精簡準確地跟大家紀錄分享了:)

Continue reading…

【生活記事】2024 IOTA全員工會議:見證IOTA成長史~06/24

時光飛逝,先經歷四月的IOTA 全員工大會與Token2049 杜拜(淹大水),之後生態系團隊也於五月火力全開讓IOTA EVM 盡快於六月上線,最終我有時間跟著爸媽郵輪旅行的過程中抽出時間整理照片寫網誌,分長心平氣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

IOTA全員工會議:睽違五年後,經歷了創辦人出走(2019/2020)、Covid 疫情、IOTA1.5升級(2021)、IOTA代幣經濟學更新(2023)之後,IOTA 基金會終於在2024年四月於義大利舉辦了全員工會議.身為全球全遠端工作的公鏈項目,能夠找到機會與同事們見面聊天實在是太難得了,除了聽創辦人Dom 的願景喊話外,也是逐步認識每個部門有哪些人與相關的工作職責;毫不意外IOTA 是以歐洲(德國)團隊和工程部門佔絕對多數,刻板印象完全成立XD 我花了大量時間跟Eco team 團隊交流互相認識、也與基金會中其他部門幾位台灣人交流、當然也有與IOTA 傳奇人物Hans 互動不少(聊了不少DLT和一些物理LOL),確實是璀璨充滿歡笑的時光,期許多大家能夠明年牛市再相見、見證IOTA的成長茁壯蛻變了.

Continue reading…

【翻譯文章】加密貨幣領袖著迷於延長壽命的原因

不少人詢問過我為何選擇進入加密貨幣產業(畢竟繼續待在物理蓋量子電腦也是較為直接的選項)、我自己也不斷思考要如何比較能全面說明這個選擇(扣掉我對IOTA 的熱忱、這個產業在金融之都新加坡確實能談到不錯的待遇外).簡單來說:我的人格底色是指數成長樂觀的超人類主義奇點人(畢竟這個Blog 就是「凝視奇點的物理學徒」),而我也相信文明發展是5%的人,往不同方向瘋狂探索成長開創95%的科幻未來,那麼如何在未來20年(2024-2044)與超人類主義發展對齊(Align)就會是決策核心.而相關路徑圖重中之重的延壽科技開發是與加密貨幣產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我一直沒有機會寫篇文章展開(雖然在散落Podcast 訪談中有所討論).今年我偶然看到Cointelegraph 2021年的「加密貨幣領袖著迷於延長壽命的原因」之後,便決定翻譯翻譯原文潤飾,讓大家閱讀看看這有趣的世界(以下斜體字為我個人補充).

Continue reading…

【生活記事】台星穿梭~3/26

全職投入IOTA 基金會的工作後,時間實在是飛快,還好年末與春節有返台休息放鬆,工作起來相當充實、當然細節則是充滿需要保密的地方(笑.不過我還是非常珍惜這個審視自己生活軌跡並與他人分享日常的機會,感謝大家閱讀我的生活記事,歡迎分享:)

Continue reading…

【Shimmer 增長獎勵】百萬美元空投計畫

背景說明

IOTA 基金會為了快速推進並測試科技,已於2022.09 上線Shimmer 先行網、並於2023.09 上線其第一個L2 ShimmerEVM、頂級跨鏈橋Layerzero也已於2023.12 支援ShimmerEVM.為了增進ShimmerEVM的曝光度與增長TVL,Shimmer 增長委員會(官方和社群共同參與的工作小組)決定將1.5% Shimmer 總流通量(約1M USD 美元的Shimmer) 投入此次空投計畫(官方Blog),此活動可以說是為了3/4月IOTA EVM 上線前的預熱活動,讓既有生態系成員和新成員都有誘因體驗ShimmerEVM.

Continue reading…

【生活記事】IOTA日本出差~11/26

正式入職IOTA 後,我感覺自己立刻進入這間新創公司的核心圈(當然我不是管理階層也沒有決策權lol),立刻就是代表IOTA 前往日本參展開會、對內研究各種撰寫報告、對外接洽合作可能(蠻多事情都是NDA的).最好預測未來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我也竭盡所能讓IOTA能在2024-2025科技落地的同時生態系勃發了.

Continue reading…

【閱讀筆記】人類憑什麼:能量史學的框架

最近看完「人類憑什麼」一書後覺得是優質作品,尤其是讓我產生了不少延伸思考,所以決定寫成偏短網誌記錄並且公開分享.作者Ian Morris 當初的「西方憑什麼」就是讓我印象深刻作品,他行文總是有很強的、類似心理史學的風味,這種追求框架解釋的方向和和「人類大歷史」的Harari相當不同.(「西方憑什麼」可以說是文明在邊界條件限制下演化、同時也改變邊界條件的東西方對比),如果大家覺得有所收穫的話歡迎留言、分享、讚賞.

Continue reading…